孩子一做錯事就大哭大鬧?用這4招穩住他的情緒

吃飯時不小心把湯打翻,孩子一看到你臉上的無奈,眼淚立刻掉下來;玩具沒收好被你提醒,他不但不動手,還大哭大叫——這些場景你是不是也很熟?

其實,孩子做錯事是成長的一部分。但有些孩子能冷靜面對,有些卻一錯就情緒大爆炸,差別就在「情緒管理能力」。

孩子情緒穩定,不代表他們不會生氣或難過,而是懂得用對的方式來處理。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,需要大人一步步帶著他們學習。

為什麼孩子做錯事會情緒失控?

從腦科學角度來看,孩子還小,大腦中負責控制情緒的區域還在發育中。當他們發現自己做錯事,內心會冒出愧疚、挫折、害怕……這些情緒一下湧上來,他們不知道怎麼處理,只好用哭鬧的方式來「求救」。

有時候,他們甚至會用哭來轉移注意力,因為他們怕你生氣、怕被處罰。也有可能,他們根本不知道「做錯事以後該怎麼辦」,只能用最原始的情緒反應來應對。

所以,就算爸媽當下真的很生氣,試著多一點理解,也許就能陪孩子走過這個情緒關卡。

讓孩子更穩定的4個關鍵做法

1. 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

很多時候,孩子之所以情緒失控,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感受什麼。所以第一很多時候,孩子會情緒失控,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感受什麼。所以第一步,是教孩子認識各種情緒的名字和特徵。

平常可以和孩子一起觀察自己或別人的情緒變化,比如:「媽媽現在很開心,因為看到你幫忙收玩具。」或「我看到你皺眉頭,是不是覺得有點困難?」透過這樣的對話,孩子會慢慢學會辨識自己的情緒狀態。

當孩子做錯事、開始哭鬧時,他其實是不知道該怎麼「好好說」。這時爸媽不必急著制止,不如先幫他說出心裡的感受:「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,因為不小心打破了杯子。」當孩子知道自己怎麼了,又覺得你懂他,他的情緒通常就比較容易穩定下來。

2. 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

生氣、難過、害怕……這些都是人類很自然的情緒反應。爸媽可以讓孩子知道,有情緒很正常,我們不會因為你哭了或生氣,就不愛你了。

當孩子因為做錯事而哭泣時,盡量避免說「不要哭」、「有什麼好哭的」。可以改說:「我看到你很難過,沒關係,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。」這樣的回應會讓孩子感到被接納,也比較能慢慢冷靜下來。

接納不代表什麼都可以,而是要區分「情緒」和「行為」:我們接納他的情緒,但還是要教他用適當的方式表達。可以哭,但不能打人;可以生氣,但不能亂丟東西。

接住孩子的情緒,用溫柔而堅定的方式設下界線,是情緒教育中很關鍵的一步。

3.教導健康的情緒宣洩方式

既然情緒需要出口,就要引導孩子用健康的方式釋放。每個孩子適合的方法可能不同,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試著找出來。

有些孩子需要一個大大的擁抱;有些則喜歡說出來;有些適合透過跑跳活動來釋放情緒;也有孩子需要一點安靜的時間,可以去房間待一下,等情緒平復再出來。

爸媽也可以幫孩子準備一個專屬的「情緒急救包」,裡面放一些他喜歡、能安撫情緒的小東西,比如小娃娃、毛毯,或是幾個幫助冷靜的小活動。當情緒浪潮來襲時,孩子就會知道:我有東西可以用,我知道可以怎麼做。

4.培養自我調節的能力

當然,爸媽最終目標通常是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情緒,而不是永遠依賴大人的安撫。這通常需要長時間的刻意練習,但平時還是可以有些方法,加速達成目標的時間。例如深呼吸,教孩子在情緒激動時做幾次深呼吸。也可以教他們數數字,從1數到10,或是在心中默念「我可以冷靜下來」。

另外,建立例行的情緒檢查時間也很有幫助。每天睡前跟孩子聊聊哪些事情讓他開心,哪些事情讓他難過,以及他是怎麼處理這些情緒的。這樣的練習能提升孩子的情緒意識和調節能力。

除了情緒練習,語言學習的過程也一樣需要陪伴。 孩子在學英文的路上,不只是在背單字、學文法,更需要有人理解他的感受,幫助他練習表達。 51Talk 兒童線上英文課程有超過 3 萬位來自全球的專業外師,除了教英文,也陪著孩子建立信心,慢慢愛上學習。 歡迎預約外師一對一體驗課,讓孩子從開口說英文開始,邁出自信的第一步!


立即申請-免費兒童英文體驗組合

讓孩子快樂學習,勇敢開口,擁有與世界對話的能力!